
【涵养中国节】小满 | 小满胜万全。
来源:短文分享 作者:小孝 发表时间:2025-05-20
小满,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。每年5月20日至22日,太阳到达黄经60°时,为“小满”节气。
小满节气后南方雨水渐盛,正如民谚云“小满,江河渐满”,小满反映雨水丰盈。在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“小满者,物至此小得盈满”,意思是说夏收作物籽粒开始灌浆饱满,即将成熟。另有解释是指北方麦类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,只是刚开始饱满,还未完全饱满。
小满的由来
小满节气,我国北方地区尚未进入雨季,每年的7月下旬至8月上旬(“七下八上”)是我国北方地区的雨季。对于北方地区而言,小满的降雨量很小或无雨,并不如温度的上升更令人印象深刻。
丁鼎《虞美人》 尺寸:33x65cm 中国画 绢本设色
小满节气,往往是北方地区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日照时间最长的时期。所以小满时,北方一些地方的气温很容易异军突起,上升得很快,与南方的温差进一步缩小。北方地区是旱地农业,粮食作物以种植小麦为主。在北方流传这样的说法,小满名称是因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,但还没有完全饱满,约相当乳熟后期,因此叫做“小满”。
小满三候
我国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:“一候苦菜秀, 二候靡草死, 三候麦秋至。”是说小满节气后, 苦菜已经枝叶繁茂;之后, 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;在小满的最后一个时段, 麦子开始成熟。
小满习俗
在我国的小满时节,各地却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,这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祭车神
在一些农村地区,有一个古老的小满习俗,就是祭祀车神。传说“车神”是一条白龙。在小满节日期间,人们会在水车上放置鱼肉、香烛、白水等物品用来祭拜。并将白水洒入田中,祝福田地水源充足,不至于干旱。
祭蚕
传说小满节气是蚕神的诞辰,所以在江浙一带养蚕的地区,在这期间都有一个祈蚕节。自古以来,农村纺织的原料,在北方以棉花为主,在南方以蚕丝为主。蚕丝就是靠养蚕抽丝而得,所以人们一般在四月放蚕时就会举行祈蚕节,祈求养蚕有个好的收成。
动三车
小满节时值初夏,蚕茧结成,正待采摘续丝,此时是农家最繁忙的季节,俗语说“小满动三车”,说的就是丝车、油车、田车。蚕妇煮茧,整修丝车,准备缀丝,昼夜操作。田野中的油菜花也都结籽,将油菜籽采下,章到工坊里磨油,以待售卖。插秧的人,准备带土分苗。
吃枇杷
“小满枇杷半坡黄”。时鲜水果里,大概只有枇杷的上市是“正当时”。枇杷这种水果,时令性强,并且上市时间短,因此想吃必须要抓住时间。
吃苦菜
春风吹,苦菜长,荒滩野地是粮仓。苦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。小满吃苦菜,也能忆苦思甜。
烤麦子
北方的一些地区,小满时节麦将熟时,农民到地里察看麦子的长势,回家后往往会带回一些摘下的半青半黄的麦穗,放在炉火上烤熟后用双手搓掉麦芒和青皮给小孩子吃。烤熟的麦子有一股焦味和香味,嚼起来还有一丝韧劲。
在北方,烤麦子成为许多人童年的珍贵回忆,因为它不仅有趣,而且还承载了农民祈求丰收的美好愿望。
正所谓“小满小满,麦粒渐满”,此时的小麦正处于乳熟后期,承载着丰收的希望。小满之名,恰到好处地体现了自然界和农业生产中“小得盈满”的状态,充满了智慧与哲理。
小满未满,恰似中国传统文化的处世智慧: 自然之道:万物生长留有余地,江河不溢,麦粒不胀,方得长久。 人生之境:凡事不求极致,小满即安,知足常乐。
小满,是节气,是农时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。将满未满,则恰到好处。时节如此,人生亦如此,不必追求事事圆满,只有未满,方获上升空间,唯有小满,才有前进动力。
正如欧阳修诗云:“夜莺啼绿柳,皓月醒长空。最爱垄头麦,迎风笑落红。”
小满时节,愿我们在夏日的初潮中,感受生命向上之力,亦学会在“未满”中品味圆满。
部分图文来源:网络及小红书,如侵删